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能源资源

谋创新 抓事例 探索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径

2024/3/12 9:27:36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事关群众福祉,事关生态环境保护,是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消费能力的日益增强,农村生活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增长趋势,不仅污染环境、吞噬耕地,而且严重危害村民的身心健康,已凸显为新农村建设的软肋。辽宁省由于气候干燥、干冷,垃圾在低温下很容易冻成一体,加上村庄分布广、间隔远、产生源分散,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难度相对增加。因此,立足辽宁省的实际和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多路径融合探寻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措施和技术对策,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有这样一家企业-辽宁中农承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连续二十年深耕新能源研发领域,以独特的视角和前瞻性的思维成为新能源开发和改善人居环境先行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在丹东市宽甸县的多个村镇,利用该公司生产的无动力可燃垃圾热解气化燃烧处理装备、垃圾分选设备、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尽早,就地、就近无害化处理,在缩短了运输距离及清运成本的同时做到了节能降耗、清洁环保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在宽甸县苏甸村和青山湖村的村头,矗立着身披绿衣,长4.9米,宽2.0米,高2.9米的无动力可移动气化装置。该项技术的发明人、公司董事长孙吉林介绍,这个装置利用“生物质垃圾制气发生器”,首先将有机固体废物进行气化制气处理,制成燃气,燃气直接进入氧化室进行二次氧化气化燃烧,产生的微量废气直接进入干式净化器内,经活性炭或火山浮石快速吸热降温、过滤、吸附、净化处理后排放,燃烧时不产生有毒气体“二噁英”,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与露天焚烧比较,处理一吨废弃物减排二氧化碳1261.5kg;可燃垃圾处理过程中,不需电、水等能耗,体积小可移动牵引,实现就地就近处理,处理能力范围1—20吨/日。

在宽甸满族自治县石湖沟乡杨木村垃圾综合处理厂,利用“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先将垃圾倒进垃圾分拣机中,废旧铁制品用磁铁吸出来,可燃垃圾和塑料袋靠风吹出来,建筑垃圾和有机土用重量筛选的方式分拣出来。之后将分拣出的可燃垃圾采用“生物质气化系统”制成可燃气,通过地下管网输送到居民家中取暖做饭,比同量的液化气便宜一半;白色塑料垃圾经清洗、热熔处理后,制成可再生颗粒;分选剩余的有机质经高温消毒后直接还田造地,有的添加一些人畜粪便、草木灰、硼泥等制成有机肥;在建筑垃圾处理车间,分拣出的砖块、水泥经破碎处理后,重新制成了建筑用砖。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实现了所有垃圾集中处理,但费用却要少得多,按日处理能力计算,综合利用技术用地是垃圾填埋法的1/10,是焚烧法的1/6;按投资费用计算,最低吨造价500元,最高吨造价2500元,仅为垃圾焚烧的1/4,比填埋造价低一半,最关键的是避免了污染空气和水源,全程无污染、零排放。如今,辽宁中农承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垃圾分拣机、生物质垃圾制气发生器、生物质制炭制气等环保设备,已经在除宽甸之外的营口、鞍山、本溪、盘锦、辽阳、北京、银川、山东、内蒙古等多个地区应用,不但改善了人居环境,同时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各地涌现的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实践故事可闻可见,丹东市宽甸县的案例不过是辽宁省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面貌、改善人居环境的缩影。今后,凭借管理部门针对性更强的措施以及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驱动,将有更多的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到绿色发展领域,为当地乃至我国的生态治理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